技術文章
【JD-FGF11H】【競道科技光伏環境監測設備十余年廠家,助力高效綠色發電!多型號,多參數可定制,歡迎垂詢問價!!!】。
老舊光伏電站加裝光伏場區環境監測儀,還能提升發電效益嗎
不少運營多年的老舊光伏電站(通常指運行 5 年以上)會面臨發電量逐年下降、運維難度增加的問題,業主常糾結:此時加裝光伏場區環境監測儀,還能扭轉效益下滑趨勢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老舊電站因設備老化、環境變化等問題,對精準環境數據的需求更迫切,加裝監測儀不僅能針對性解決 “發電效率低、故障難排查" 等痛點,還能通過數據驅動優化運維,讓老舊電站重新釋放發電潛力,實現效益提升。
首先,老舊電站加裝監測儀,能精準定位 “環境適配性下降" 導致的發電損耗,針對性優化運營策略。老舊電站建設時,可能未充分考慮長期環境變化 —— 比如部分電站周邊近年新增建筑物、樹木,導致光伏板局部區域光照遮擋加劇;或當地氣候發生變化,夏季高溫天數增多、冬季積雪厚度增加,原有的運營方案已不匹配當前環境。而加裝環境監測儀后,能實時捕捉光照、溫度、積雪等關鍵數據,找出發電損耗的核心原因。例如某運行 7 年的屋頂光伏電站,加裝監測儀后發現:西側光伏板因周邊新建樓房遮擋,日均有效光照時間比東側少 1.2 小時,導致西側發電量比東側低 25%;同時夏季光伏板表面溫度常超 45℃,遠超設計的 “最佳工作溫度(25-35℃)",發電效率衰減達 12%。基于監測數據,電站調整了西側光伏板角度以避開遮擋,同時加裝噴霧降溫裝置,僅這兩項優化,就讓電站月均發電量提升 18%,半年內就收回了監測儀的加裝成本。
其次,監測儀能幫助老舊電站快速排查 “設備老化 + 環境影響" 疊加的故障隱患,減少停機損失。老舊電站的組件、逆變器等設備本就進入老化期,再疊加長期環境侵蝕(如高溫加速組件衰減、高濕度導致接線盒氧化),故障發生率會顯著升高。但傳統運維多靠人工巡檢,不僅效率低,還難發現 “隱性故障"—— 比如某組件因長期高溫出現輕微熱斑,人工巡檢時肉眼難以察覺,卻會導致該支路發電量持續下降 5%-8%。加裝監測儀后,可通過 “環境數據 + 發電數據" 的對比分析,精準鎖定故障。例如監測儀顯示某區域光照正常(800W/㎡),但對應光伏陣列發電量卻比同光照下的標準值低 15%,結合該區域溫度數據(比其他區域高 8℃),可快速判斷存在熱斑故障或組件衰減,運維人員直接前往該區域排查,無需逐個檢查,將故障排查時間從 2 天縮短至 2 小時,減少因故障導致的停機損失。某老舊地面電站加裝監測儀后,故障排查效率提升 60%,年均停機時間減少 120 小時,多發電約 4.8 萬度(按 1MW 電站日均發電 4000 度計算),增收近 3 萬元。
再者,監測儀積累的歷史數據,能為老舊電站的 “設備更新、改造升級" 提供科學依據,避免盲目投入。老舊電站面臨設備更新抉擇時,常因缺乏數據支撐而陷入 “要么過度更換增加成本,要么不更換導致效益持續下滑" 的困境。而加裝監測儀后,可通過長期數據對比,判斷設備老化是否與環境因素相關,以及更新設備的優先級。例如某運行 8 年的 10MW 光伏電站,通過監測儀數據發現:位于電站邊緣的 2MW 組件,因長期承受更強的風沙侵蝕,組件衰減率達 18%(遠超行業平均的 10%),且風沙導致組件表面積灰速度比中心區域快 3 倍;而中心區域組件衰減率僅 11%,仍可正常運行 2-3 年。基于此,電站優先更換了邊緣區域的老化組件,同時根據監測儀的灰塵濃度數據,調整清潔周期(從每月 1 次改為每兩周 1 次),既避免了全電站更換組件的高額成本,又讓邊緣區域發電量提升 22%,中心區域發電量提升 10%,整體效益顯著改善。
此外,對需要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老舊電站,監測儀數據還能提升 “發電預測精度",增加收益機會。隨著電力市場改革推進,電站若能精準預測發電量,可更好地參與現貨交易、輔助服務市場,獲取額外收益。但老舊電站因設備老化、環境適配性下降,傳統發電預測方法的誤差常超 15%,難以滿足交易需求。加裝監測儀后,可結合實時環境數據(如光照強度、云量變化)和歷史發電數據,優化預測模型,將誤差控制在 8% 以內。例如某老舊電站加裝監測儀后,通過分析 “光照強度每增加 100W/㎡,發電量提升 8%" 的規律,能更精準預測次日發電量,在現貨交易中合理報價,每月因預測精度提升多獲得 1.2 萬元的交易收益,進一步增厚了電站利潤。
需要注意的是,老舊電站加裝監測儀需 “按需選型、注重兼容":一是優先選擇能與電站現有控制系統兼容的型號,避免因數據不互通導致 “監測與運維脫節";二是針對老舊電站的核心痛點選型,比如多雪地區優先選帶積雪厚度監測功能的設備,高濕度地區重點關注濕度、腐蝕度監測模塊;三是加裝后需結合歷史運維數據做 “數據校準",確保監測數據能準確反映電站實際情況。
總之,老舊光伏電站加裝光伏場區環境監測儀,不是 “無用投入",而是 “精準煥活" 的關鍵舉措。它能通過數據破解老舊電站 “環境適配差、故障難排查、升級無依據" 的難題,讓運維從 “經驗驅動" 轉向 “數據驅動",有效提升發電效率、減少停機損失、優化設備更新決策,最終實現發電效益的顯著提升,讓老舊電站在剩余運營周期內持續創造價值。